威斯尼斯人60555





    民间灯彩五花八门,是一项多种材料 、多种工艺 、多种装饰技艺的民间综合艺术。它结合了许多当地的民俗风情 ,深深植根于民间沃土,如元宵灯节,,千百年来,已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文娱活动。“灾伤不及十之三,岁寒民气如春酣”,只要劳动人民生活富裕安定 ,就会有快乐的心情来参加这一活动。

 

   (一)、广东灯彩

 

    广东灯彩以佛山和潮州两地区最为出名。佛山花灯,地方称为“灯色”,早在明代已经较盛行 。潮州灯彩在元明以前就已出现。清末民初,潮州民间广为流传“百屏灯”的顺口溜,从“三国演义”到“水泊梁山”,,灯彩的内容极其广泛,形式丰富多彩 。最鼎盛时期,潮州全城有200多屏以人物故事为题材的大花灯 ,连同一些果子灯 、鱼灯 、龙凤灯等有数百屏,结合当地的游神赛会一连闹灯10昼夜。潮州灯彩的品种主要有花灯 、纱灯、彩灯,以及宫灯 、壁灯、走马灯等 ,多表现历史人物 、戏曲故事 、神话传说题材 ,并构成一个情节完整、格局成屏的立体灯彩画面 。人物高度在45厘米到120厘米之间的,潮州人称其为“花灯”;人物高度在10厘米到40厘米的称为“纱灯”;以花鸟虫鱼 、蔬果造型并让灯光透出的单个灯,称“彩灯” 。最早的花灯以竹作骨架,用绢绸作衣饰,人物面部以通草片彩绘 ,夜晚燃灯,灯光人影,绰约动人 。

 

    (二)、北京灯彩

 

    在北京,正月初八为祭星神的日子。俗传此日之夕,诸星下界,因此各家燃灯为祭。

 

    灯是以棉纸拈成花形,蘸油点燃。灯数,有49盏或108盏的 。初更时设香案,陈汤点 ,燃后祭之 ,谓之顺星。正月十三至十六,由堂奥到大门 ,燃灯而照之 ,谓之散灯花 ,也称散小人,有解除不祥之意 。

 

    北京的宫灯分为六方宫灯、花灯两种 。六方灯是传统的六角形的宫灯。花灯是从六方宫发展而来的 ,大部分以红木 、紫檀、花梨、楠木等贵重木材作为立柱 ,再镶以纱绢、玻璃制成。此外,也有骨刻、铜铸、烧蓝 、雕漆等作为立柱的 。花灯的品种很多 ,有客厅、礼堂用的吊灯 、书桌上的台灯、座椅两旁的戳灯以及安装在墙壁上的壁灯等。纱灯用生长三年的竹子劈削成篾条,糊扎成椭圆形 ,然后裱上纱绢而成。由于灯内燃烛,风吹不灭 ,所以俗称“气死风灯”。
  

    (三)、江苏灯彩

 

    放河灯,是江苏等地的民间习俗。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晚 ,当地群众用各色彩纸糊成精巧玲珑的船形灯 ,装上蜡烛或少许豆油、灯草 ,由老者驾小船燃放,河灯漂浮水面 ,随波逐流,五光十色,十分壮观 。传说,清咸丰年间 ,“龙王”久不降雨,造成大旱 ,有名小马我,历尽艰辛 ,杀了“龙王”,取出行雨旗 ,解除了旱情,为纪念小马,形成此俗。

 

    在我国城乡,尤其是南方地区,从新春佳节到元宵灯节,以及各种盛大节日,都有舞“龙灯”的习俗 。节日期间,人们或在长街广场,或在村头湾边 ,舞起龙灯,为节日增添了欢乐和热闹的气氛。舞龙灯是我国民间独具特色的传统娱乐活动 。

 

    江南花灯,宋时以苏州为最盛。南京的民间灯彩,历史也十分悠久。秦淮河畔的夫子庙,每年元宵节都要举行灯会,这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都时留下来的风俗。

 

    南京花灯种类繁多,如狮子灯、鲤鱼灯 、兔子灯、蛤蟆灯 、荷花灯、花篮灯等 ,大灯有一人多高,小灯似蜜蜂一样 。走马观灯里的各种戏剧人物,更是吸引游客。

 

    灯市上的花灯不胜枚举。卖花灯的也各种各样 ,有的拎在手上卖,有的用竹竿抬着卖,有的把小彩灯、风轮等插在草荐上卖,有的挂在树上卖 ,有的挑在肩上卖,一条扁担挑上百十只彩灯,走起来只见花灯移,不见人影动 。

 

    (四)、浙江灯彩

 

    浙江硖石的灯彩相传始于清康熙年,至清光绪年间已和北京、广东、南京的灯彩齐名,并以独有的特色驰名中外。康熙年间 ,硖石灯彩以扎糊虎豹狮象等大型走兽为主。后有“珠帘伞”一种,灯片用数层色纸裱糊后,以刀刻针制和绘画作出戏剧人物及山水、书法 、花鸟、鱼虫等图案,为今日著名针孔灯之滥觞。乾嘉年间,灯会极盛,增加了走马为灯、鱼灯 、鸟灯、花篮灯、古钱连环灯、西瓜灯及盆景灯等小件作品。至清末民初 ,灯彩的形式又发展到大型亭台楼阁、宝塔等古典建筑模型及龙舟、采莲船等品种。

  • 全国服务热线 :400-0048-505
  • 地址 :自流井区紫荆城邦商铺16栋-2号
  • Copyright 2014-2025  自贡威斯尼斯人60555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CO.,LTD., ALL Rights Reserved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:

    扫一扫关注威斯尼斯人60555

    欢迎订阅威斯尼斯人60555文化官方微信及时获取威斯尼斯人60555文化最新信息






    XML地图